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斗罗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四十五章金砖入窑(2/3)

第四十五章金砖入窑(2/3)

选好的泥土,要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

    这一步在别人看来,不管有没有用,不管理不理解,都是要做的,可是,到底土性是什么?

    得到了传承经验的陈文哲十分清楚,土性是有的,不过,这主要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合格的金砖土,只要稍微晾晒就可以了。

    那么古代工匠,为什么还用大量的时间来晒土呢?

    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当时的条件不好,保存的金砖土容易被污染,需要随时抽检。

    还有一个,就是工期的问题,如果不延长工期,万一因为一点小意外,而导致工期延误,交不出足够的金砖,那可是要被砍头的。

    所以,本来一年可以完成的任务,他们就弄了个两年,这样还能完不成任务?

    挑选金砖土,陈文哲有着足够的经验,而且他也有条件完好的保存起来,不让金砖土受到污染。

    主要还是他制作的金砖比较少,只有四五吨泥土,这就很好处理了。

    他有着大师级的练泥水平,活泥巴自然不在话下。

    浸水将粘土泡开,直接上搅拌机,搅拌的差不错了,在上和面机。

    这样他也不用让数只牛,反复踩踏练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炼成稠密的泥团了。

    再经过反复摔打后,就到了关键的时刻。

    这时,陈文哲就要小心了,他一点一点的把所有炼制出来的泥,在手中全部过一遍。

    这样最后烧制成砖的时候,才能避免金砖里面还存着气泡。

    最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接着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

    然后阴干砖坯,这个其实和烧瓷的晒胚差不错,但是要求更加严格。

    当然,也不用如同古代一样,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

    这个全凭经验,什么时候阴干,阴干到什么程度,都是有一定标准的。

    用上手段,这一过程其实很快,最简单的就是加快通风,这一点,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太简单了。

    有经验,就不怕出现问题,所以,这一步陈文哲也不过是比烧制普通砖,多耗费了一倍的时间。

    有了合格的砖胚,接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