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斗罗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重要视角(3/3)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重要视角(3/3)

其康雍两代的官窑器,特别讲究修足圈边上的釉。

    它是在上釉之后,在足圈顶部内外,各修一刀,使足背两边的釉修整齐。

    且仅仅留下不到一个毫米的胎露出来。

    整体整齐划一十分精细,一般民窑品是做不到的。

    对足背两边的釉,要用小刀轻轻地修一圈。

    让胎与釉处凸出一道白色的胎,且形成凸出(无釉部分)的部分才不到一个毫米。

    这一道精细的工艺,且整整齐齐又十分美观,是鉴别清三代官瓷的一个标准。:魰斈叁4

    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

    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

    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

    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彷品。

    综合起来看,很多彷品的底足修胎不规整,棱角粗糙,能感到旋痕生硬的感觉。

    足底为粗砂底,不光滑。

    胎釉结合也疏松,釉面稀薄,混浊。

    真品的底足内,如果是青花款,放大镜下肯定能看到气泡,彷品没有。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文章,如果想要把明代的瓷器彷的好,那肯定要看胎土。

    胎土原料对比,才是最主要的鉴定方法。

    老瓷的胎质,是腐熟高龄土制成。

    加之老瓷年代已久,肉眼观感干、酥、有老化痕迹。

    新瓷胎制泥工艺与老瓷不同,一是原料配比不同,二是瓷土是球蘑机粉碎而成。

    故现代瓷胎可表现为手抚有刺手感,有的虽然不刺手,但观感发湿、硬。

    以清代糯米胎举例说明,拿一粒大米和一粒糯米比较,大米就是湿硬,糯米就是干酥。

    但请注意,古来窑口甚多,胎质千差万别,不可以一盖而全。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片老瓷,一片新瓷对比,慢慢体会,找出差别,自可神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