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七百三十章 戚继光的葫芦里,卖的是火药(2/10)

第七百三十章 戚继光的葫芦里,卖的是火药(2/10)

多缺点,对炮弹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万历三年,戚继光在雷飞炮炮弹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木质延时引信,延时引信是个木盘,装在炮弹的底部,上面有十二个刻度,代表着引信燃烧的时间,最远射程为十二里,随着射程的改变只需要旋转一下,就可以定时引爆。(390章)

    (开花弹剖面图)

    延时引信的出现,让雷飞弹,也就是开花弹的可靠性大幅度增加,而且有了各种各样的开花弹,西瓜炮、飞云霹雳炮、飞催炸炮、鑽风神火流星炮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开花弹的发展极为迅速。

    戚继光很喜欢对军械进行改良,在嘉靖年间平倭的时候,就改良了鸟铳、火箭、虎蹲炮,后来戚继光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改良和发明,相继弄出了平夷铳和延迟引信等等,不过他觉得他弄这些都是小发明,真的说影响战局,还得是格物院的改良。

    戚继光曾经和李如松在京营骑营火炮装配问题上,产生过巨大的分歧,因为彼时装填九斤火药的火炮就高达四千斤,需要十二匹马去拉动,而且非常考验地形,这严重影响到了骑营的机动性。

    但现在大明使用的所有九斤火炮,其重量只有1500斤,只需要四匹马就可以拉动,而且炮手数量降低到了十人,而不是之前的十五人,格物院对火炮减重,大大的增强了九斤火炮的机动,让九斤火炮成为了可以常规使用的野战炮。

    万历维新的一切,都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大明在援朝战场上,拥有了代差优势,大明已经进入了火器作战的时代,而倭寇仍然是以冷兵器为主。

    小西行长在集结,他没有千里镜,但还是站在高处观察了一下大明军的阵势,他看不懂大明的阵仗。

    “不是说戚继光用兵如神吗?大明占据了地利,本来守城会更加轻松,可是戚继光却把军兵调出了城外,调出城外也就罢了,他居然把军阵拉的如此漫长,只有四排的阵地,只要冲进去,将其撕裂,岂不是完败?”小西行长有点搞不清楚,戚继光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戚继光的葫芦里卖的是火药。

    倭寇享大福了,大明从冷兵器到全热兵器转变的第一战,由倭寇领略其风采。

    “平壤西侧的平原紧邻大同江,这里村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