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进度飞快的新舟60(2/3)
刘洪波。“都是杜老的学生,叫我师兄就好。”刘洪波摆了摆手:“你应该知道的,我们组负责这个型号发动机短舱的设计,所以首飞仪式也把我叫过来了。”刚一开始的时候,常浩南其实很想说自己不知道,但他的关注点很快就被转移到了后半句话的关键词上面。“好吧,刘师兄,不过您刚才说首飞?”理论上讲,每架飞机在出厂后的第一次升空都可以算首飞,但常浩南知道对方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就在刘洪波准备张嘴解释的时候,一个身材瘦高的老人走到了他的身后。“洪波啊,这位是……”常浩南的工作证还挂在胸前,但那上面的字体并不明显。“易总工,这位就是常浩南,杜院士的学生。”在航空系统内部,易元和的名字并不如同宋闻聪、杨威、孙琮或者罗洋那么如雷贯耳,事实上常浩南在重生之前并未关注过新舟60的总师是谁,因此他花了大概半秒钟才从记忆中搜索出对方的名字。那是他完成机翼颤振分析的当天,杜义山说要去镐京找的两个人之一。不过在常浩南刚准备开口之前,刘洪波就回头介绍道:“这位是易元和易总工,新舟60项目的负责人。”说来有趣,尽管常浩南帮着整个项目组解决了一个最大的课题,尽管易元和把常浩南作为先进技术成果的第一完成人申报了上去,但二人此前其实并未见过。“易总工,您好。”“常浩南同志。”易元和上来握住了常浩南的手。他确实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年轻。因此沉默半晌之后才再次开口道:“虽然我们两个是第一次见面,但新舟60这个项目能够走到今天,你应该算是居功至伟。”上来这第一句话直接把常浩南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您谬赞了,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贡献。”他并不是个羞于承认自己功劳的人,新舟60能装上这个更先进的新型机翼确实是因为他的精确计算,以及给出了可以大大增加振颤速度的一套主动控制律。但相较于整个项目,他确实还谈不上居功至伟这四个字。给出控制率跟设计一套飞控系统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或许在八三工程,或者后面的什么工程上他能够当得起这种评价。看着面前这张年轻的面孔,易元和微微笑了笑:“年轻人没必要这么谦虚,你虽然并没有给这架飞机设计出什么,但伱精确的计算盘活了整个项目。”说着他回头看了看那架刚刚停稳没多长时间的飞机,在飞行员离开之后,一群工程师开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