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各方称贺(2/6)
了点头,“好吧,那就按照信陵君的意思办吧。只是……这派谁去当使者比较合适呢?”
信陵君推荐了一位名叫公孙博的大臣,据说他是昔日犀首公孙衍的后裔,此人能言善辩,足智多谋,是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魏王便命公孙博为使者,前往赵国。
与此同时,韩、燕、齐、楚、卫、鲁相继接到了赵王打算称帝的消息。
各方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复,而是都在观望其他国家,看别人会怎么做。
十月下旬,出使赵国的公孙博归来。
公孙博来到王宫,向赵王汇报了此行的成果,毫无疑问公孙博并未能说服赵王打消称帝的想法。
魏王将目光看向信陵君,道:“无忌,赵王不听寡人的劝说,你说寡人该怎么办呢?”
信陵君还没开口,段干子就义愤填膺的拱手道:“大王,既然赵王不听我国的劝说,臣以为我们是时候联络周边国家,给赵王一个教训了,让他清醒一些。”
“大王不可!”信陵君拱手道:“现在各国都没有对赵王即将称帝做出反应,箭射出头鸡,这种时候如果我们对赵国宣战,恐怕不会有人跟从我们。尤其是楚国,楚王必定会看着我们和赵国绞杀,最后等我们拼的两败俱伤,再来个渔人得利。”
魏王听到这话,不禁有些失落,“难道孤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赵丹这个赵帝?”
信陵君想了一想,说道:“大王,赵国称帝,您认为最急的会是谁呢?”
魏王想了想:“大概是燕国吧。”
信陵君道:“您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魏王道:“燕国积弱,赵国要是称了帝,必定会拿他开刀。”
信陵君摇了摇头,显然是并不认同魏王的观点。
魏王又接着开口:“那必定是齐国了。”
信陵君再次摇头:“大王,齐赵同盟也。臣断定,齐王必定不会反对赵王称帝,起码他不会明面上站出来反对,因此赵国称帝,齐王是不会急的。”
魏王看着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