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科技:华夏腾飞> 第112章 国防科工委要听我的意见?(二合一)(2/7)

第112章 国防科工委要听我的意见?(二合一)(2/7)

新祭出了技术封锁的大棒。

    因此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只好转为参考法国标准加上俄罗斯技术。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个路子至少在军用领域是没什么问题的,并且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东西。

    麻烦出在民用领域。

    由于经互会体系国家一言难尽的经济水平,在民用航空领域并不能提供西方那样庞大的市场,因此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短暂辉煌过后,苏联的民用航空工业逐渐走向没落,到了80年代末,除了少数几个型号之外,已经几乎没有了竞争力。

    而以空中客车公司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民航工业,虽然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但要论总体规模和产业的成熟度……

    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考虑到高度垄断的现实情况,再加上民用航空领域的封锁和制裁看上去似乎没有那么严密,因此直到1996年这会,华夏的民航发展思路还是以跟随美国的步子为主。

    理论上讲,“国防”科工委顾名思义主要负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民用科技工业应该属于国家科技委以及机械工业部负责。

    但是很显然,同一个工业类别内部不可能同时存在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体系。

    印度人都干不出这种事。

    而华夏航空工业的标准制定权,毫无疑问掌握在国防科工委手中。

    也就是说,今天定下来的国军标,基本可以确定会成为未来民航工业领域的国标。

    因此已经在民用航空工业方面有了些许起色,至少是表面上有了些许起色的沪上飞机制造公司,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参考美标的1994标准。

    而军用领域之前在和平典范计划上吃过一次大亏,目前的发展路线又已经算是步入正轨,肯定也不想再更换技术路线。

    这也是当初阎忠诚在看到常浩南写出来的那份指南之后,选择直接上报的原因——

    他作为606所的型号总师,无论从立场还是地位出发,都不太方便贸然给出自己的结论。

    “呼——”

    丁高恒捏了捏有些发胀的眼角,一时间也有些犯难。

    他是惯性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