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科技:华夏腾飞> 第163章 霹雳震长空!(2/4)

第163章 霹雳震长空!(2/4)

至于这个时候靶机才刚刚完成起飞准备。

    于是,只好又等了一会才向飞行员通报目标情况:

    “靶机已经起飞,预计两分钟后进入目标区域!”

    “收到!”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

    然而一分钟后,当指挥员在无线电中进行第二次通报时,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靶机预计一分钟……”

    “05号机报告,35k,雷达截获目标!”

    说到一半就被打断的指挥员手里拿着通话器,直接愣住了大概一秒钟时间。

    他已经在试训基地担任塔台指挥将近10年时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35k这个距离倒还不至于让他如此惊讶,毕竟之前苏27打靶的时候,发现目标的位置甚至还要远上不少。

    关键在于角度。

    一般来说,战斗机雷达的搜索范围是一个以机头为圆心的扇面,对于机械扫描雷达来说,扇形范围内不同区域的搜索能力不会出现太大差异。

    但目标跟踪,或者说目标截获则不同。

    这个过程要求雷达波束的中心始终照射于目标,随目标的移动来改变波束的照射角度,以获取到目标相对雷达天线的角度信息。

    当目标处于瞄准线,对于大部分战斗机来说也就是机身轴线上时,角跟踪的误差为0。

    偏离轴线的程度越大,跟踪精度越低,截获难度也随之变大。

    而这次冯林报告截获目标的时候,靶机还处在05号原型机的大约40°方向上,高度也低了一千多米。

    甚至都可以算做下视下射靶试了。

    雷达探测比自己更低的中低空目标时会受到地杂波的干扰,截获目标的难度也要更大。

    因此下视下射一般会被作为进阶科目来完成。

    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歼8c+霹雳11这一组合第一次上天,就给自己加了难度。

    要说这个年代的空军也确实没太多见识,试训基地此前总共也只测试过歼8b/d和苏27两种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飞机。

    前者的208a雷达性能自不必说,已经通过昨天的12k捕获目标证明了自己完全不能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