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科技:华夏腾飞> 第187章 妈都认不出来的米格21改(二合一)(2/7)

第187章 妈都认不出来的米格21改(二合一)(2/7)

稳定性建立在由机头部分对来流进行一次压缩的基础上,而要想改双座的话,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前机身进行大改,这样几乎需要把整个设计推倒重来。”

    单座改双座看上去简单,但操作起来工作量并不小。

    对于一些体量比较小的飞机来说,多一个飞行员会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而飞机气动设计越精密复杂,给这种改动留出的操作空间也会越小。

    歼7f两边全占了,属于尤其麻烦的。

    所以常浩南略加思索之后,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尽管这是一盆冷水:

    “我在设计这个型号的时候,只是想要赋予歼7真正意义上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没想过让它承担更多复杂的功能,所以并没有留出什么余量,改双座的话……我个人并不看好。”

    那个时候他刚刚穿越过来,只是想赶紧搞个短平快的项目引起老师注意,借此迅速参与到具体的型号项目中来。

    实际上,常浩南至今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如何跨过刘洪波教授这一层,直接引起了杜义山的注意。

    总之最终产生的效果比预期好了太多。

    “原来是这样……”

    站在对面的孙惠中微微低下头,露出了一个有些惋惜的表情:

    “我们本来准备,对歼教7进行进一步改进的,目前正在做机翼选型和进气道匹配这些预研工作,在接触到歼7f项目后,本来觉得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参考,可惜……”

    对方这么一说,常浩南突然想起来了之前在歼8c交付仪式上面,跟那两名海航25团飞行员之间的对话。

    他们就说过现在部队缺少一种好用的高级教练机。

    要解决这个问题,从头设计一种全新的高级教练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目前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方案。

    别的不说,两台小推力或者一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就拿不出来。

    况且眼下也没有那么充裕的资金。

    但利用歼8iiact的多余度数字电传技术,结合中等推力、性能出色的涡喷14,在歼7基础上改出一个型号来还是可行的。

    这个思路在后世的最终产物是教练9,正好是648所的产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