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敌后有贼踪(2/3)
所说,曾经有中国通的日本人化妆成难民,寻求组织的庇护,实际上,这些个伪装成中国难民的人,就是日本的间谍人员,混进红党的队伍中,拉拢、胁迫、分化民族,发展间谍,后来被红党发现后,这个这伙居然已经发展了数名基层战士与干部,胁迫他们为日本人卖命。
这些个间谍十分狡猾,他们都是策反、引诱斗争意识不强烈的人员充当外围间谍,从来都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
除非发生重大泄密事件,否则不定期甄别很难找出这些隐藏在背后的黑手。
这些年来,红党发现并抓获的日本真正间谍不到五名,基本上都是潜伏在最基层的间谍。还是因为自己不小心暴露才被发现的。
其中一名日本间谍,因为思念家乡,说梦话时唱起了日本民歌,被同寝的人员发现及时报告组织,才将这个窃取了机密情报准备交给小鬼子的间谍给生擒活捉。
李应充分了解间谍的厉害程度,一个潜伏在重要位置的间谍,他的作用不亚于一支军队,甚至有些时候,比一支军队更加可怕。
……
李应在这段时间内,走了十几个村镇,甚至还被红党的一位高级官员邀请相见,这位高级官员走在大街上,甚至与普通的百姓没有区别。
如果说非要有所区别的话,那就是衣服要比普通百姓干净一些,补丁也没比普通百姓少多少。
至于气质方面,看上去与普通百姓没有明显区别,这也是被国党和鬼子嘲笑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们嘲笑红党是一群泥腿子出身,难登大雅之堂。但恰恰是这种气质,赢得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这里的条件确实很艰苦,除了第一顿吃饭时,李应在菜里发现了几朵飘浮的油花,后来的几顿饭,除了苞谷饭和窝头咸菜外,再没有过其它的食物。
但这里的人每天似乎都很开心,可能对他们来说,能够安安稳稳地吃饱肚子就是福气。
李应虽然一路上也是风餐露宿,也忍过饥挨过饿,但踏入江湖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道路就拐了一个弯。
虽然过的颠沛流离,不是杀鬼子,就是在杀鬼的路上,但在吃的方面,他却很少委屈自己。不说大鱼大肉,但白面馒头却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