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后勤吃紧,跳梁小丑频频捣乱(1/3)
曾经的大明支柱,在于运河。
运河的通畅,几乎是关系着整个大明的命脉。
这也是隋炀帝为什么会选择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而开凿这条运河了。
同样的,在后世的辫子国时,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也是在治理过黄河, 疏通过大运河的情况之下才得以完成的。
只不过随着大明逐渐开海,大明的命脉开始逐渐南移,之后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整个松江府便几乎成为了大明的经济命脉之地。
后来虽然郑家想要警告一番朝廷,在朝廷面前耀武扬威一番,但是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随着孙可望所部的起事,当初几乎已经被剿的销声匿迹,很久已经没有任何的动静的一些小规模的残匪们又突然涌现了出来。
他们想要蛊惑当地的一些百姓们加入他们,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朝廷由于有了银子,对于剿匪的方针早就采用了又剿又抚。
剿,则是灭,用武力斩杀。
抚,则是赦免那些罪过不大的匪寇,对他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不止如此,还要发放给他们一定的土地,钱粮用来安家立命。
当然,对于这些人,朝廷不会百分之百的白给,他们必须答应朝廷,若是接连三年丰收,那之后的三年便必须要向朝廷缴纳自留粮之后的百分之百粮食。
自留粮,顾名思义,就是百姓们自己留着够吃一整年的粮食,便是自留粮。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过分,可是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朝廷莫大的恩赐了。
不止如此,凡是受了天灾人祸,或者遭了兵祸的百姓们,朝廷也会有相应的抚恤和政策,至少能保证他们前三年的温饱。
而这些便是那些贼人们下山以后招兵买马陷入到了困难的原因之一了。
以前,大家过的都不行,只要有人振臂高呼,十个里面恐怕有五六个会立刻跟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大家伙虽然过的还是有些不行,但是毕竟是有希望了,毕竟是饿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