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山海经(3/4)
我和道信和尚,好好的讲解了一下这山海经的由来和详细信息。
师父说这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时期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
那个时候的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美妙的世界。
展现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可谓是对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对于山海经一书的记载,最早可追溯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传》。
但是它的成书年代已不可考证,一般是认为在战国或西汉时期逐渐成书。
而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作者,则是在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上古治水的大禹和伯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吴越春秋》中也有云曰: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可以说最早的人都认为这山海经的作者就是上古的大禹和伯益,但是由于时代太过于久远,导致这各朝各代的人都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山海经的作者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那么简单,而有可能是由华夏数千年历史中的多个奇人,共同完成的一本上古奇书。
而这《山海经》中最为出彩和吸引人的内容,就是其记载的一些神话故事、和一些奇闻怪谈和各种奇特的异兽了。
《山海经》有着“古今语怪之祖”、“小说之最古”的评价;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称它为专讲神怪之书,即“古之语怪之祖”。
这《山海经》主要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全书一共十八篇,约为字。
书中大约描写了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
其中《山经》又名五藏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 、中山经。
主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