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琅琊徐盛(2/4)
依靠此计,吴起与太史慈多次全歼各个倭寇小队,并生擒了部分倭人。
吴起想要从这些倭人口中得知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倭寇进入到大汉的沿海劫掠,以及获得倭人的造船技术。
而在沿海击败倭人多个小团体的战役之中,有一位青年什长脱颖而出,表现亮眼,斩杀倭寇数量仅次于太史慈。
被吴起看中后,提拔为别部司马。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抵御刘备,吓退曹丕的东吴名将徐盛。
别部司马的主要职能是统领独立编制的军队,军队规模不设固定编制标准,根据战场形势、物资供给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兵源的构成并不是主力军,大多都是临时招募,多用于特殊情况,比如作为偏师诱敌,深入敌后进行游击,或是充当斥候进行侦查等。
徐盛,表字文向,徐州琅琊郡莒县人。
莒县算是齐鲁大地上的历史名城,当年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几乎到了亡国的地步,仅有莒县与即墨二城没能攻下。
莒县地处琅琊郡正中,是琅琊郡的十字路口,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控制住了莒县,几乎可以说就完全控制了整个琅琊郡。
原本历史中的徐盛,在年轻时,正好遇到曹操父亲被杀,兴兵讨伐徐州的陶谦。
一路之上,挖坟掘地,屠城灭族,徐州百姓非常恐惧。
许多本地人在外地有亲戚的,都北上或是南下投靠对方了。
徐盛的家族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举族渡过长江,迁到了吴郡的吴县。
当时正逢孙策平定江东之战,徐盛投入孙策的军中,以勇气在军中为人所知。
孙策去世后,其弟孙权继位,提拔徐盛为别部司马,率军五百守柴桑。
没过多久,柴桑县令去世,孙权又任命徐盛兼任柴桑县令,抵御随时可能入侵豫章,镇守江夏的黄祖。
作为豫章郡最北部的县城,如果从江夏入侵豫章,必经柴桑。
后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