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父刘玄德> 第119章 天赐良港(2/7)

第119章 天赐良港(2/7)

朝时期了。

    刘封只要将龙骨技术拿出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大大提升海船进程,使得海洋运输、贸易成为现实。

    另外,寻找港口的同时,刘封还在要考察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榷盐。

    当初刘备刚刚入主徐州,又是弱势州牧,实在经不起风浪。一个风吹草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都是刘封父子都赌不起的。

    因此,刘封选择拿出冰糖和雪盐来和糜家做生意,而没有选择晒盐法。

    不过随着时局的变化,刘备在徐州已经站稳了脚跟,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考虑盐业的利益了。

    光武复兴以来,因为民间残破,经济凋零,再加上豪强们的运作,刘秀最终做出了暂不榷盐、榷铁、榷酒的政策,原本只是临时性的,过渡到经济开始复苏后就收归国有。

    但因为明、章二帝的短命,尤其是章帝,错过了最后收回国有的窗口期。

    从汉和帝开始,整个盐铁酒集团已经庞大到难以复制,根本没办法再想收归国有了。

    东汉朝廷后面也不是没有再努力过。

    东汉的经济在和帝死后就陷入困顿,紧跟着就开始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天灾,老底子彻底被掏空,入不敷出,财政确实难以为继。

    后世的历任皇帝都做过各种努力,可盐铁之利却依然被豪强所把持。

    汉桓帝时期,他在徐州沿海地带设置了四大盐官,分别驻守在琅琊、东海和广陵三郡的四个县中,想要虎口夺食,分润盐利,却收效甚微。

    整个徐州的盐利里,以东海为最。而东海的盐利之中,又以朐县的糜家,盐铁之利,冠绝海东。

    这份盐铁之利,也奠定了糜家徐州首富的地位。

    不过糜家虽然把持了大量的盐利,却也做不到垄断。

    因为徐州海岸线非常长,再加上又都是滩涂地,使得徐州的产盐极其容易,甚至泛滥成灾,几乎沿海地带有点实力的豪强大族都会掺上一脚。

    东汉因为盐政不在朝廷手里,所以也不禁止民间贩盐,因此根本就没有公盐、私盐之分,销售起来相当容易,也不会有人阻挠。

    可这也使得东汉朝廷损失了一大笔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就是刘封想要拿到手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