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国庆之行(5/6)
九月听着,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想象着秀秀一家人生活的不易。很快,秀秀就把炕烧了起来。接着,她又拿了一些牛粪回到屋子里,准备生火烧开水。
秀秀将一大盆醒好的面端到略显斑驳的木桌上,手腕轻转,把面团整个倒扣出来。面粉的香气混着麦麸的质朴气息瞬间散开,在夕阳斜照的厨房里萦绕。她先将面团粗略分成几团,双手沾满薄粉,取其中一团按在桌上,手掌发力向前推揉,面团在指缝间延展成椭圆,又迅速收拢成团。手腕翻转,手指弯曲勾住面团边缘,反复折叠按压,面团表面渐渐从粗糙变得油亮。
汗珠顺着秀秀泛红的脸颊滑落,她却浑然不觉,专注地调整着力度。遇到较硬的面疙瘩,便用指关节一点点碾开,动作轻柔又坚决。揉面时发出的“哒哒”声,与窗外归巢鸟儿的鸣叫应和,奏出乡村特有的韵律。约莫十分钟后,原本松散的面团变得光滑紧实,像裹了层丝绸。她将一部分面揉搓后,塞进一个类似圆形饭盒的东西里,一个、两个、三个……
九月好奇地问:“这个是要做什么?”
秀秀笑着回答:“这个叫馍馍,就是我平常带去学校当早餐的那种。”
九月恍然大悟:“那个大馒头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秀秀说:“算是吧,我们当地的叫法不是这样的。剩下的面待会我妈妈回来后,再做成面条。”
秀秀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是她从童年起就刻进骨子里的生活技艺,也是这片土地赋予女孩的独特温柔。
六点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秀秀的爸爸妈妈和两个弟弟也从地里回来了。他们看到九月,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纷纷欢迎她的到来。秀秀妈妈顾不上休息,便开始着手做面条。她熟练地在锅里添上水,不一会儿水开了,不知什么时候,锅里已经加入了土豆,他们管这叫“洋芋”。
在秀秀妈妈的精心烹制下,热腾腾的面条很快就做好了。餐桌上,秀秀的家人有的吃馍馍,有的吃面条,大家一边吃一边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很快,一桌子的食物都被吃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