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多彩班级(2/6)
一张细密的网。记得第一次和回族同学去食堂时,她特意留意到对方只选择标有“清真”字样的窗口,连饮料瓶上的配料表都要仔细查看是否符合标准。
在校园里,回族女生的头巾不只是装饰,更是信仰的象征。马小玲总爱用黑色头巾包裹长发,边角处绣着细密的白色花纹,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子。
有次社团活动结束得晚,九月下意识想拉着马小玲去校门口的小吃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些飘散着猪油香的煎饼果子,是她们碰不得的禁区。而藏族的习俗同样充满神秘色彩,九月曾在一次班级聚餐时闹过笑话:她满心欢喜地点了道酸菜鱼,却见藏族同学脸色微变。
后来才知道,在部分藏族地区,鱼被视为神灵的使者,是餐桌上的禁忌。这些细碎繁杂的知识,九月都一一记在心里,她明白,唯有真心尊重这些差异,才能在这个大家庭里收获真挚的友谊。
在这个充满特色的班级里,回族姑娘马小玲给九月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马小玲总是戴着黑色头巾,一袭黑色系的衣服将她衬托得格外文静。因为身体柔弱,她苍白的脸颊总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晕,课桌里常年备着中药包,氤氲的药香混着书本气息,成了她独特的标志。
即便经常因病请假,她的课桌上永远整整齐齐码着笔记本,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她偏爱坐在九月旁边或后排的位置,起初两人只是点头之交,直到那次马小玲在课堂上突然低血糖晕倒,九月背着她冲向医务室,这段友谊才真正开始。
课后的闲暇时光,九月常与马小玲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聊天。马小玲会轻轻抚摸着手腕上的银质经文手链,耐心地解释回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开斋节就像汉族的春节,”她的眼睛亮起来,“天还没亮,家家户户就开始炸油香,那种酥脆的甜香能飘满整条巷子。”说到古尔邦节宰牲献祭的庄重仪式时,她声音变得肃穆:“我们会把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送给亲友,一份接济穷人,这是分享,也是感恩。”
在马小玲的影响下,九月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回族同学相处,更对这个民族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有次马小玲住院,九月特意去清真糕点铺买了玫瑰豆沙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