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都市言情> 我们都是九零后> 第32章 小寨市场(3/6)

第32章 小寨市场(3/6)

发酸,连忙低头假装看手机,心里却泛起酸涩的涟漪。



    最让九月震撼的,是水果价格的巨大反差。南方空运来的芒果裹着层层防震网,价格牌上的数字刺得人眼疼;而本该便宜的本地苹果,即便产地近在咫尺,也因运输损耗、层层加价变得贵得离谱。她在日记本上仔细算过:在家乡,五块钱能买满满一大袋香蕉,足够全家吃两天;而在青市,同样的钱只能买到三根。这种落差像无形的绳索,紧紧勒住异乡人的钱包,也勒紧了她心底的乡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时和同样来自南方的同学聊天,话题总会不自觉地转到家乡的水果上。"你还记得校门口五块钱两斤的荔枝吗?" "还有冰镇黄皮,酸酸甜甜最解渴了!"说着说着,两人就开始咽口水,最后相视苦笑。那笑容里有对家乡味道的眷恋,也藏着漂泊异乡的无奈。小寨市场的水果摊,就这样成了九月寄托乡愁的角落,每个驻足的瞬间,都浸着对故土的思念。



    蔬菜区位于市场西侧,塑料棚顶下,翠绿的大白菜、紫白相间的包菜整齐码放。九月发现,北方的蔬菜虽不如南方水灵,却胜在耐储存。摊主们习惯将土豆、胡萝卜堆成金字塔形状,表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



    有位操着东北口音的大姐,见她盯着菜价发呆,热情地递来一根黄瓜:“姑娘尝尝!咱这是自家大棚种的,沙瓤的!”咬下清脆的一口,九月忽然想起地理课本上的“南稻北麦”,此刻竟具象成舌尖上的滋味。



    然而,最让她怀念家乡的,是再也寻不见的空心菜、菜心与红薯叶。有次在食堂吃到改良版的“清炒时蔬”,嚼着老得发柴的油麦菜,她差点落下泪来。这种饮食上的落差,像道隐形的鸿沟,横亘在她与这座城市之间。



    市场东南角的小吃区,是慰藉乡愁的温柔乡。三间铁皮搭成的小屋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玻璃。九月第一次被馄饨店吸引,是因为听见了熟悉的吴侬软语。推门而入,潮湿的雾气裹着肉香扑面而来,墙上歪斜贴着“馄饨五元,管饱续汤”的手写告示。三张原木色的桌子挤得满满当当,食客们捧着大碗,呼噜噜地喝汤,汤汁顺着嘴角流下也顾不上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