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道家宗师庄子(4/9)
方生,死与生也是以对方为依存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生与死之间就像一条没有阻隔的大道,他们并没有起点或者终点。”“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生于世间并不会更加欢喜,离开世间也不会觉得是祸患。”“而在《庄子》中记载说,庄子的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而庄子这么做并不是无情,这来源于他对齐生死的认知。”“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是一个归于大道的过程。”“历史上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算是长寿之人。”“但是与活了几千年的大树相比,却是短寿。”“相比于朝生暮死的虫子而言,而夭折的孩子却算是长寿了。”“长寿短寿是相对的,生存与死亡也是相对的。”“活着的时候安时顺命,死了的时候淡然待之。”“人生若能不悦生不恶死,将生死置之度外,自然也就没有了生与死的烦恼。”“这样才是方外之人,才能达到逍遥之境。”“齐物我是什么?正确处理好物质世界与我的关系,关系到人如何安身立命。”“让庄子感到悲凉的是,人总是被物奴役,而不能驾驭物,这是人生不自由的根源。”“而真正自由的人生,就是要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与物同化于大道自然之中。”“庄子曾经做过一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哲学味道的梦,他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而梦中的蝴蝶却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子。”“庄子醒来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从现实来看,庄子与蝴蝶当然不是一个人。”“但谁又能说人生的过程,不是一个美丽的梦境呢?不过是人不愿意醒来而已。”“在这个美丽的梦境中,庄子与蝴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这也隐喻着真正理想的境界是人与物融为一体,人不再受物质世界的限制而实现了无所待,这样的人生才是自由快乐的。”刘彻:庄子《齐物论》的高深智慧,是解决世人纷争的方法。如果要在圣贤中找一个智慧通天的人,他相信很多人一定会选择庄子。当然,用智慧通天这个词,未免显得不沉稳。但他认为,这是对庄子最好的定义。在庄子哲学思想中,涉及到辩证思想等较多观点。无论世人从那一个观点进入,都能够一窥庄子哲学的宏大与深邃。可以说,在众多哲学家中,能像庄子这样洞察人性、万物以及世界本相。且能够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