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等级森严的港岛金融圈,触角伸向三大银行(3/4)
“首先是创业银行,创始人周宝山四十年代来港,先后经营过油、盐、米、粮等小生意。累积资本后,又踏入了布匹生意。”
“最后进入地产,并获得东亚银行当时的大班简东谱的帮助,逐步壮大。”
袁天帆侃侃而谈,这些信息全都在他的脑子里了。
他认真道:
“周宝山此人步步为营,一面开设银行,吸纳港岛及海外潮汕籍人士的存款,一面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地产开发当中。”
“而随着生意越来越大,他的银行也越渐壮大。”
“为了吸纳资金,他兵行险招,实行高息小额存款,而后又以这些资金投入到回报率高的地产开发当中。”
“在五六十年代,他的财富成几何数增长,从当初的粮油贩子,一跃成为了港岛赫赫有名的地产金融大亨。”
六十年代......
听到这个关键字眼,邵维鼎露出了笑容。
这个年份可就是李家城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
袁天帆继续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1年,港岛地产泡沫破裂,全港爆发挤兑潮。”
“创业银行自然没有例外,为了支付储户的资金,周宝山几乎散尽家财。”
“这种从云端跌下的落差,让他在圣母利亚医院血管爆裂而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死的这么惨?”邵维鼎有些惊讶。
六十年代的港岛还真是波澜壮阔啊!
袁天帆点点头:“是,应该是高血压的缘故,不过在临终前他将所有的遗产和麻烦都交给了他的长子周列文。”
“周列文虽然是临危受命,但也带领着家族避开了后续更加严重的港岛股灾,只不过创业银行已经不再是他们周家一家独大。”
“这三家银行当中,就数创业银行的股份最为分散,创始家族持股比例最少。”
邵维鼎点点头:“那另外两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