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潮,旧浪(1/3)
漫天苇叶犹如白雪,一把飞剑化为金雷。崇龛大真人的右手臂膀炸开,漫天血雾纷飞,金灿飞剑倒掠,掠向浩浩荡荡的芦苇尽头。那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道黑衣身影。谢玄衣伸出手掌,接住犹如燕雀归巢的本命飞剑……他轻轻抚摸着飞剑,飞剑剑柄位置缠绕着一圈肉眼无法察觉的金线,金线末端跨越百丈,连接落入青衫儒生袖口之中。这便是陈镜玄先前缩袖敲指的缘故。天命金线笼罩整座滩涂,足足方圆十里,布下这些金线的最大目的当然是围杀崇龛,在关键时刻形成“金线笼”。但……这些金线还有第二个作用。“不好意思。”陈镜玄望向天顶那团炸开的血雾,轻声说道:“这一战的迎战者,并不只是两个。”书楼最大的本领,不是单挑厮杀,而是推算占卜,布局谋略。卦不可算己。执掌【浑圆仪】以来,陈镜玄从未以这座国之重器,推算过自己命运……但皇城这场暗潮实在太过汹涌,大潮拍下之前,便已是雾云遮眼,风浪滔天的迹象。不用说陈镜玄这样的人物,但凡是敏锐一些的聪明人,都会提前应做准备。陈镜玄应付的方法也很简单。既然卦不可算己。那便去算他人。窥伺命运长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越是修行境界高深的人物,越是难以窥伺。即便陈镜玄成功晋升阳神,也无法以【浑圆仪】窥伺“圣后”,窥伺“赵纯阳”这种级别的至强者,即便是次一些的“崇龛”也属于不可直视的存在,付出再多代价,也只能看到一片浑沌。但窥伺阴神境修士的命运,需要付出的代价,便要小上许多。因此……陈镜玄选择动用【浑圆仪】,提前查看了三位重要之人的未来命卦。第一位,便是他心中自觉亏欠最多的唐斋主。鲤潮城一别。唐凤书回归道门,而后便杳无音讯。先前时日里,陈镜玄困于皇城诸多琐事之中,无暇动身搭救。然而动用【浑圆仪】查看命卦之后,便立即有了夜临道门,辞任换人这么一出戏码……之所以辞任地如此干净利落,便是因为他在命运长河之中看到了另外一道结局:唐凤书被困于道门后山,饱受【心笼】折磨,最终选择玉石俱焚,壮烈死去。既然窥伺命运,便要改变命运。这场大潮之中,无论牺牲什么,他都要救下唐凤书。陈镜玄查看的第二位重要之人。便是谢玄衣。陈镜玄没想到,谢玄衣如此特殊……动用【浑圆仪】查看谢玄衣命数所付出的代价,要比阴神绝巅,半步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