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未来与过去(第二更,求订阅)(2/4)
他们做出了决定。有时候,世界就是改变于一瞬间,在世界被改变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其实在硅谷,在这里,数以千计的工程师们,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每天都在改变着这个世界,虽然只是微小的改变,但是谁知道呢?世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变化,被一点点的改变着。当工程师们在努力的改变着世界的时候,还有一些人也在努力的改变着世界,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如果说工程师们是在那里用他们聪明才智去创造着未来的话,那么作为一名生物学博士的杨春秋,他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过去,或者说,让未来的人能够看到过去,看到那些在地球上生活了亿万年的动物。“白鲟。”在小船顺着拉让江逆流而上的时候,杨春秋对身旁的学生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包括白鲟在内的多种动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口中的白鲟并不是这里的原生物种,而是来自长江的“外来物种”。“老师,这条河是不是唯一一条适合白鲟生活的河流?”一旁的学生问道:“是的,这因为长江白鲟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其生存水温范围在0至37c之间,生长适宜的水温为13至25c,最佳生长水温为20至22c,在婆罗洲拉让江是仅有的一条适合白鲟生活的河流,这条河的上游位于中央山脉,其上游平均海拔在1500米到2500米之间,年平均水温恰好适合长江白鲟的生长。”作为生物学博士的杨春秋,从十年前开始研究长江白鲟的繁育,直到现在,他的人生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这了项研究上。“可是,老师,我们直到现在,每年都要放出几万尾白鲟鱼苗,但是,它们却从来没回来……”一旁的学生有些不解的说道:“我们这样不断的放出鱼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啊,如果那些种鱼走到了尽头,我们甚至连鱼苗都没有了。”在过去的十几年前,他们在高原的水库里建立了研究中心,在那里,生活着数百条成年的白鲟,它们都来自于长江,正是靠着那些人工饲养的白鲟,研究中心每年才能够以十万为单位放生白鲟以及中华鲟。“不会的,现在我们已经繁育了几代白鲟了。”而最近几年得益于养殖技术的进步,如今研究所不仅能够将白鲟、中华鲟从鱼卵养大至成年,所以近几年放流的个体,通常在20厘米以上,在河里里面,几乎没有天敌能够吃它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