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灭元1399> 第524章 元正朝会(2/4)

第524章 元正朝会(2/4)

枯荣”,一年草木的变化,被蒙古人当作季节分隔的依据。并以此分为草青、草黄两季。



    后来又增加了草盛、越冬两季,而凑成四季的轮转。并称为“合不儿”、“谆纳”、“纳木儿”、“兀不勒”。



    这种纪年法,简单方便。哪怕再没文化的牧民,也一目了然。



    可是,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依然不知道应该在哪一天庆祝他们的新年。



    入主中原之后的蒙古人,首先接受了中原的历法,以此实行十二兽名的纪年。又在这基础上,推行五色阴阳、干支与十二兽名相配的纪年法。



    结果便是让更多的蒙古人,彻底分不清年月。



    蒙古是个极为坚守自己传承的族群。



    对于任何外来的文化,都怀着极大的敌意。哪怕要吸收,也是抱着排斥的态度。



    面对延续了数千年的汉家文明,蒙元如同面对一只洪荒巨兽,既想吸其血、得其庇佑,又在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这只巨兽随时的反噬。



    一如已经被吞得皮骨不存的鲜卑、契丹与女真。



    但是,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不是依靠倔强便可以抵挡得住。大元王朝,想成为睥睨天下的帝国,就必须让步于更先进的文明。



    至元十三年,在许衡与王恂的配合下,郭守敬开始受令制定新的历法。五年间,于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国土内,郭守敬建立了二十七所站点,进行“四海测验”。在收集了详实的数据后,于十年前的春天,完成新历法的制定。



    这是属于元朝自己的历法,忽必烈将其命名为“授时历”,并推行于天下。



    于是,元朝开始有了自己确定的新年。



    大明殿内,忽必烈与他的皇后南必,已经入座于御榻之上。



    两人的目光,都看向殿中的七宝灯漏。



    此漏高一丈七尺,以黄金为架,饰以真珠,内为机械。漏中有十二个小木偶人,代表十二神,各执相属时片。时辰一到,便有相对应的木偶人打开小门出现在灯外板上,以报其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