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灭元1399> 第561章 小山压大山(2/4)

第561章 小山压大山(2/4)

   但是,终于快到了锦州……



    锦州始建于辽,属中京道。金改属北京路,如今属大宁路。



    此地驻军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四千人马。在没有友军配合,没有攻城器械辅助,没有后勤支持的情况下,凭他们这些人,即便数量远超于守军,也根本啃不下这座城池。



    更何况,攻打锦州,这是准备公然造反吗?



    这八千士卒,虽然被赶离大都,可是他们的家眷都还在被监控之中。



    他们已经被朝廷被这个国家抛弃,很可能自此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他们可以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却没人敢不珍惜家人的性命。



    被人抛弃的感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被为其奋斗一生的朝廷抛弃之后,家人的生活却得不到保障、家人的生命依然受到威胁。



    果然被姚燧不幸而中,如今的朝廷,面对危机时只会选择一条献祭汉人的道路。



    手痛砍手、脚疼剁脚,以蒙古人的行为习惯,采取最残暴而直接的方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且不容质疑。这便是皇帝之所以不肯接受汉化的原因?



    身后,是重重叠叠,根本望不到尽头的山脉。眼前,是平缓冰冷,看不透深浅的大海。



    独坐于帐前的耶律希亮,脑子中不由地浮现出一首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这首诗,出自辽太祖的长子、辽太宗的长兄耶律倍,可以算是契丹有史以来第一首被流传于世的汉诗。



    自幼聪颖好学的耶律倍被立为太子后,受封东丹国王,称“人皇王”。可是想要推行全盘汉化的耶律倍,却于太祖去世后,在皇太后的逼迫下让位于弟弟耶律德光。在出逃后唐时,激愤之余,留下此诗。



    汉化,对于所有胡人出身的王朝来说,都是一个避不开的难题。



    几代之后,辽朝终于全面接受汉化,迎来其最为兴盛的年代,但也因此迅速地走向了没落。



    坚持马上民族的传统,便意味着抛弃天地君亲师的人伦,拒绝汉家道德的约束。不受任何约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