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内忧外患(2/3)
忧于腹心之祸,尤其是而今外患滔天的情况下。荀彧上前一步,他拱手坚定曹操的战心道:“明公且宽心,颍川、汝南之地,虽是多有袁氏的门生故吏,可彼辈可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决意趁着明公北上对抗袁本初时举兵叛逆的人,这样的人最少,估摸着就是三五个县会有此等举动;又一类是私下里遣人向袁本初递去归降文书,提前在袁本初面前卖个好,但此辈不会举兵叛逆,只是怀有二心。”“当然,若是明公局势沮坏,此辈或将举起叛旗,若是明公占优或是与袁本初相持,此辈当观望而已,不敢有什么举动,只待局势明朗才会有所行动……这一类人最多,十中估计有七八。”“还有一类人。”荀彧缓缓道来:“这类人虽然是袁氏的门生故里,可他们没有依附袁本初的心思,而今即是在明公麾下任职,便对明公报以忠诚,这类人也不多,估计十有其一尔。”“是故。”荀彧总结道:“明公统大军北上,颍川、汝南等郡或有动乱,但不足以沮坏局势,今可留一员骁将在此,巡视诸县,如此有备则无患也。”“文若之言,使吾拨云雾而见青天。”曹操感喟了一声道,同时他循着荀彧的建议给出了命令:“今且留曹洪巡视颍川、汝南诸县,以防一二贼子作乱。”“曹洪将军固骁勇之士,今留镇于此,可无患矣。”对于曹操的人事安排,荀彧给出了认同的意见,虽是曹洪有贪于财货的陋习,然曹洪于大事上还是能把持的住,有曹洪留守,自当无恙矣。在同留守的曹昂、荀彧商谈后,曹操召集诸将及谋臣,如夏侯渊、于禁等骁将,郭嘉、董昭等谋略之士,于大堂内宣言道:“吾与袁本初相知久矣,其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固一庸人尔。”“今虽胜兵十万、招诱乌桓、鲜卑等夷狄助阵,然其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是故袁本初所据之地虽广,粮草虽足,辎重虽多,不过是为我奉也。”“吾意此战必破袁本初,遂定河北,为陛下安集河朔,卿等且试观之。”当着一众文武的面,曹操雄心万丈,顾盼自雄,对上兵马、粮草、辎重、甲械皆是胜于己方的袁绍,却是不将袁绍看在眼里,近乎抱着鄙夷的态度。这是一种气势,在战略上看低乃至于轻视袁绍,不然曹操这位首脑未战先惧,底下的人也就跟着没有了军心士气,这一战也就不用打了,倒不如直接归降袁绍,以求一时的苟全。而曹操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