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理解万岁!”(5/6)
令状,要是《花环》真没拍好,今后影坛可就要少一对双子星了。
陈荒煤把编剧的事情交代好,又看向江弦。
“江弦同志,你讲的这些内容很适合青年人听。”
“马上就到'五.四'青年节了,你到燕京大学作一场报告如何?主题就是这个‘理解万岁’。”
这下轮到江弦懵了。
“我作报告?”
“没错。”
“荒煤同志,我虽然体验过前线生活,不过时间很短,总得来说仍旧生疏,来作这个‘理解万岁’的报告,恐怕会闹出些笑话。”
“你还是把这个任务接下来吧。”
“我不合适.”
陈荒煤宽容的笑笑,“你别急,我得考虑是,你和李凖正巧一块儿去一趟南边,共同研究《花环》剧本的同时,我希望你能再加深一些对边地的体会,在‘五四’来到前,把这个报告写好。”
陈荒煤都说成这样,江弦也不好不遵他的命,况且李凖为了写《花环》的剧本都愿意去一趟边地,他这个原作者躲在后方算个什么事儿。
“好吧,我听您的安排。”
“你放心,我会和彭荆风打一声招呼,让他给你配一辆专车,到时候,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享受最大程度上的支持。”陈荒煤说。
江弦心里这才舒服一点。
来的时候,他在路上憧憬着什么时候也给他配一辆车,没想到这个愿望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实现。
陈荒煤又给江弦讲了几句。
江弦之前讲的“理解万岁”,是希望后方人能够理解前线,但陈荒煤将这个口号放大到了更高层次。
随着改开,生活的巨变加上观念的碰撞,使得社会各年龄层、职业层的隔膜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变而加深。
这个时候,一个“理解万岁”的口号,能消弭的绝不只是前方和后方的隔阂,还有时代产生的更多隔阂。
“你在这方面再多思考思考。”
告辞回到家里,江弦把在陈荒煤那儿的事情和朱琳讲了一遍。
“又去边地?”
朱琳虽然不舍,但事已至此,也不好闹什么意见。
“你放心,最近还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