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超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吧!”(4/7)
效率低就体现出来了,《少林寺》火成这样,中影的人都意识不到各地代表要加印哪部影片。
“《少林寺》!我们河南加5个,不,7个,不.10个!”
“我们也加购10个!要快!今天就带走!”
“.”
代表们菜市场买菜似得,乱成一团。
中影的人急了,摆摆手。
“我们也没那么多啊,一时间我们哪能弄这么多拷贝出来?”
“再说了,你们想加购就加购啊?”
“还得电影局的领导签字呢。”
事情闹到电影局,电影局的领导也懵了。
这会儿不看票房,看拷贝数量,一般来讲,卖100个拷贝这电影算保本,卖200个拷贝这电影算小爆,卖300个拷贝这电影就是大火,卖400个拷贝,那就是值得反复纪念和研究的神作。
当初《少林寺》的拷贝订购数一共是299个,后来加了一个凑了300。
电影局本来都觉得这成绩已经很不错了,给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电影事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如今再一看,加印的话,那就是绝对超过400的拷贝销售数量。
这是,名垂青史啊!
《少林寺》拷贝加班加点的往出印,电影在院线热度继续高涨。
而随着《少林寺》的热映,河南登封的嵩山少林寺,从无人问津,一下子跃居为了人人都要观摩一番的圣地。
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做梦都想看上少林寺一眼。
这时候比较流行离家出走。
学校里头经常会听说,初三四班的王小波跑了,一班的刘小文也跑了。
不出半个月,这些人又都回来了,在前往河南嵩山的路上被中途拦截。
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都摸准了这些孩子出走的规律。
不用问,绝对是往河南去的,直接去路上截。
1982年第11期的《大众电影》上刊登了一封中学生的来信:
“.
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学校出走了15个学生,都是去少林寺学武艺的。
可惜出走的15人当中,居然没有一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