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老虎】+【大海】=?”(4/7)
”
“您见笑了。”
江弦抱个拳,“在您面前,我是班门弄斧呐。”
这是心里话,侯宝林绝对算相声大师了,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尤其以柳活见长。
江湖传闻,那位老人家喜欢听相声和京剧嘛。
侯宝林就常去海子里演出,一来二去,就和梅兰芳那些个京剧名家认识。
后来和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程砚秋在全聚德吃饭,侯宝林为了助兴,就把他们几个的绝活儿全给学了一遍。
唱的全聚德都没人吃饭了,全堵在包间外面听,还以为是几大名旦在里头唱上了。
麒派的周信芳还做了点评:“您把我的缺点都唱出来了。”
这自然是开个玩笑。
但这位的柳活功夫那绝对是够深厚的。
寒暄一阵,江弦和侯宝林坐下来,导演黄一鹤把一沓台本翻出来拿给他俩,马季这四个主持人又站在旁边儿,像是预演一样念了一遍。
“您二位觉着怎么样?”
黄一鹤扶着腰,心情忐忑的问。
“我觉着挺好。”
侯宝林说,“挺不错的,就是有点太长了,一定要将时间控制在12点钟以内,或者在12点的时候,在钟楼打钟,把新年的钟声传播到人民群众的耳中。”
见侯宝林没什么异议,黄一鹤心中大定,又看向江弦。
“您觉着呢?”
“我跟侯宝林先生的意见一样,也觉得挺好的,但是吧”
江弦话音一转,“怎么觉着有个地方,都抛出去了,后面又没接住。”
“哪儿?”
“我给你翻翻。”
江弦接过台本,翻到一处,要引出王景愚的《吃鸡》,结果后面又语焉不详,节目也没出来。
“害,您说这个啊。”
黄一鹤笑了笑,看了一眼王景愚,“你说还是我说?”
“我自己说吧。”
王景愚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
早在62年,王景愚在广东吃罐焖鸡,因为鸡没有煮烂,所以很难咬动,在这个吃鸡的过程之中就产生了灵感,于是马上创作了这个哑剧小品《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