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又解读错了?!”(3/6)
‘名’。
其实对人家‘天’来说,名利如何,胜负又如何,怎么会有半点在乎呢?
浑沌能胜天半子,不还是天让他赢,这才能赢?
看似赢了苍天,实则输了自己。
照我看,江弦想写的从不是‘人定胜天’。
而是‘知止而止’。
人生如棋,该止步的时候不止步,一记赌注把身家性命赌上,以为自己能赢过天,实则输个凄惨。
我曾经想过《天局》为何给主角起个浑沌之名。
浑沌是谁呢?
庄子写过: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
南海大帝儵与北海大帝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
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二人每天给浑沌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就死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浑沌通七窍而死’。
帮浑沌的人是南海大帝儵与北海大帝忽,他们自认为是报答,没想到害死了浑沌。
《天局》中这名为浑沌的莽汉也如此,江弦说他棋道‘浑然天成’,明明是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则可。
结果浑沌深陷棋局,失了本心。
而帮他的人正是观战的棋圣们,求胜心切,竟然给浑沌出了个‘以身作劫财’的主意。
”
一篇文章看完,蒋瑞华心惊许久。
如果说之前读完《天局》,就像是被打了一针鸡血一样的火热。
那此刻,看了李劼的解析以后,再回想《天局》,就宛若被泼了一盆冷水似得,手脚冰寒。
此前,兴许是被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热情所感染,连带着读这篇的时候,都带了些亢奋与激动。
谁能想到,这篇背后所蕴含的,并不是人定胜天那么简单。
人定胜天?
错了。
知止而止!
再往下想。
所谓的“胜天半子”,那种以命博天的执着和苍凉,未尝不蕴含着两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