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195章 翰林们的新道路(2/4)

第195章 翰林们的新道路(2/4)

士啊……有的还是以尚书衔入内阁的。



    “那陛下,想在什么时间设置御政房。“



    “今年便开始筹备,明年初,与考成法一同推行……第一次选人,就从翰林院开始选,朕亲自挑人……”



    “朕这个御政房,最高的御政学士,不过是七品,需在翰林院中呆上两年的时间,而后转御政房,梳理百官考成总录,在御政房中,呆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年,而后,便下放州府,历任十年,方能返京。”



    朱翊钧所说,也是一整套的锻炼培养人才的方法。



    从翰林院中编修,接受一定的国家运转的熏陶,而后转御政院,陪在皇帝的身边,替皇帝梳理百官考成总述,这个过程,也是能够让人能都很大的锻炼,随后,以避嫌为名,出京为官,给个县令,或是知府,来回调动考察,最后,在决定是不是调回京师,去六部,或内阁……



    乾清宫中的众人听着皇帝的话,心里面都如同明镜一般。



    这不是心血来潮。



    这是筹划了许久。



    翰林院的翰林,都是以往恩科前三名,或是在科举之后,自己考上去的,类似于后世的中暑选调生……



    现在朱翊钧最想用的还是翰林院中的人,现成的果子,立马就能取摘,而且,自己当太子的时候,接触最多的人,还是翰林院的讲官们,对他们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现阶段,能够让百官们容易接受。



    最终,张居正还是同意了,这个御政房的成立。



    因为到了此时,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在去全面否决了。



    高拱,郭朴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因这个所谓的御政房,开口进言,也给了张居正一个信号。



    他们是支持的。



    …………



    大明建国至今,虽然在成化年间,推行过选奉官,也就是皇帝恩赐你,不用通过科举便能为官,不过,这一举措也就在成化年间有过,到了弘治孝宗之时,全部废除。



    大明天下的主旋律,就是“非科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