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806章 治漕条陈(1/4)

第806章 治漕条陈(1/4)

    听完朱翊钧的话后,申时行从袖中掏出早已备好的条陈。



    说白了,这就是分家。



    职能分流,主次有别要做好。



    在申时行的条陈陈奏中,海运主“利”与“量”,明确海运之优势在于大宗、远程、非急需物资运输。



    除东南税粮按比例四六分走海运、漕运外,鼓励南洋、西洋贸易大宗商品如香料、木材、矿产、东南富庶省份之额外税粮、以及朝廷大宗采办物资如南方木材、石料北运营建,优先由海司组织运力,经海路北上天津卫、登莱港……



    漕运核心职能转向,改为军需急运,京畿精粮,内河转运枢纽……



    确保九边重镇尤其靠近运河的蓟辽、宣大等军粮、军械、被服等紧要物资的稳定、快速、点对点供应,运河网络深入内陆,节点明确,时效性仍优于海运……



    并且除了运输粟米之外,还需负责运输部分品质要求最高、供应皇室及京官勋贵的“白粮”、“细米”……



    内河转运枢纽, 作为海运抵达北方港口后,向内陆进行二次转运的骨干网络。



    海运来的大宗货物,可在天津港卸货,部分经运河转运至通州、京师及更远腹地……



    条陈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漕海联运。



    强化天津、通州枢纽,设立“漕海转运使”,在天津卫或通州专设此职,由户部、海司、漕运总督府共同派员组成,统一协调海运抵达货物的清点、仓储、分拨,避免推诿扯皮,提高转运效率,降低成本。



    当然,漕运本身也需要革新,降低他的成本。



    成本低了,商贾,官府也会用这种较为传统稳妥的方式。



    第一个就是汰冗减负,精简冗余漕军、冗吏,严格核定漕船数量与运额。



    将节省下的部分漕粮折银,部分补贴给保留的漕丁,部分用于运河维护和革新。



    清淤疏浚,保运道畅通,将漕折银和部分海运带来的新增财税,专项投入运河,尤其是黄河易淤塞的苏北段、山东段清淤疏浚工程,确保基本通行能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