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887章 万历十五年 10 朝鲜的“剿倭大业”(1/4)

第887章 万历十五年 10 朝鲜的“剿倭大业”(1/4)

    万历十五年的六月,朝鲜半岛的暑气夹杂着海风的咸湿,距离李成梁那场震撼朝鲜朝堂的“三军部署”已过去近三年。



    这三年来,朝鲜王国的筋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强行拉伸、重塑,痛楚与变化同样深刻……



    朝鲜国王李昖也开始了摆烂,成为了李成梁的提线木偶……



    李成梁的整军绝非简单的裁汰与重组。



    他深知朝鲜旧军的积弊在于士兵毫无归属感,形同大明朝的佃农,甚至不如,底层士兵几乎没有一丁点的社会地位。



    为将这支“新军”牢牢抓在手中,打造成真正的战争机器,同时作为控制朝鲜的锁链,他推行了一套融合明军卫所制与私兵色彩的独特制度,



    第一个就是军籍特权法……



    凡入“汉阳”、“忠尚”、“庆釜”三军正兵军籍者,其本人及直系亲属若在地方犯有非谋逆、杀人之罪,地方官府无权直接拘捕、审判!必须移交所在军镇训导营,会同朝鲜三军军法司审理……



    第二个就是厚饷养兵,粮饷标准参按照此时大明辽东边军精锐,饷银按时足额发放,由李成梁私下的三军军需官直接监督到士兵手中,在正军中呆了三年多的的普通士兵,在朝鲜社会已属“中产”。



    训练强度极大,专精火器、战阵配合筑垒。



    每日操练之余,所有士兵必须参加一个时辰的“汉话课”!



    教授简单汉语口令、军令及“忠义”故事……



    忠于大明皇帝和总督李公爷,而不知上面还有国王。



    这支军队被打磨得令行禁止,只知有李帅,不知有朝鲜王……



    实际上,事情就是这样干的。



    底层的朝鲜士兵,军官对于李成梁,那是极其崇拜。



    言道:李帅来,饷银揣,顿顿白米配酱菜,腰杆直得像枪杆,思密达……



    效果是震撼的。



    三年多的时间,朝鲜籍的士兵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军营中充斥着辽东口音的喝令和朝鲜口音生硬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