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76章 考题泄露?(1/6)

第376章 考题泄露?(1/6)

    燕京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即将到来的春闱成了全城人关注的焦点。



    上到八十岁的老翁,下到总角孩童,都知道三年一次的春闱对读书人的重要性。



    有些赶考的学子去年秋天早早赶到燕京,在这里租赁房屋,安心苦读,静待春闱。



    也有的是今年才来,免去几个月的租金,只需花一些银钱住在酒楼便是。



    一场大雨袭来,考生们的心都被浇凉了,天气转晴后,闷在房中苦读的考生纷纷走到街上,找志同道合之人交流消息。



    登宝阁的试题几乎每个考生人手一份,就是那些没抢到的,也会求爷爷告奶奶地花大价钱找人抄一份。



    即使是二次抄来的试题,一份起码也能卖个十两二十两,一时之间,燕京之中押题成风。



    历年春闱时也有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人押题都能卖出钱,除了像登宝阁这样素有口碑的大书肆出题有人买账,其他的就得看出题人的名声。



    比如京城里有位大儒,他只给自己的门生押题,据说每次都能押中,而他的门生几乎都榜上有名。



    即使不做官,他光靠收徒开私塾,每年挣得钱都够他多纳几房美妾。



    这还是有点真实性的,许多人特意奉上钱财拜在他门下,就为了临时抱佛脚。



    有人不信,就有人反驳道:“他若是押不中,这么多读书人难道是傻的,非拜他为师不可吗?再说了,你看他都七十岁了,今年又纳了两房小妾,听说其中一个还生了男胎呢。”



    诸如此类的大儒在燕京也不少,城中的考生今日听闻这个押题准,明日又听说那个猜的准,跟放风筝似的,被人牵着鼻子溜着走。



    大考在即,人生难免惶惶,就连姚子圣也会受到影响。



    秦扶清没什么闲事不喜出门,他在燕京没熟悉的朋友,就连同乡也很少,安溪那地方,十年八年都难出举人,至于其他县,也差不多。



    文教这东西,和经济挂钩。早期时,北方作为经济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的发源地,北方考试自然有优势。



    古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