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79章 终于结束(1/6)

第379章 终于结束(1/6)

    盐铁官营制度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管仲最先创立,管仲是重要的法家人物,效忠齐国,在夺嫡之中效忠公子纠,后来公子小白即位,经过鲍叔牙的推荐,管仲得到公子小白的重用,被任命为相,实施改革。



    为了使齐国在战后尽快恢复富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改革,许多都堪称后世之典范。



    管仲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安定人民守法都和经济有着密切联系。为了发展经济,他在土地税收进行改革,把田按照肥力贫瘠肥沃分为几等,征收不同的税,使征税趋于合理,提高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设盐铁官营,把盐与铁的买卖收归国家所有,流通与买卖都要经过国家之手。



    人离不开盐,开展农业也离不开铁,把这两个抓紧,就可谓抓住了全民的经济命脉。



    后来经过商鞅、汉武帝等人在盐铁官营制度上再动手笔,就有了盐官和铁官等专门负责管理的官员。



    盐铁官营好处很多,可并非没有弊端,此政策虽然能够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但也容易导致商品价格虚高,官僚机构膨胀,过度的垄断也会导致社会失去活力,加剧农民负担。



    就如同之前在镇安府遇到的用盐危机,就是因为官府权力过大而导致的盐价混乱。



    人离不开的盐成了平民百姓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反倒是官员和商人从中得利,其最终的结果转嫁到朝廷身上,朝廷得不到税收,百姓买不起盐,民心一乱,政局也就乱了。



    可不要小看盐的重要性,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背后,就有盐的身影。



    所以这道策论看似简单,想要讲明白盐与铁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才能减少弊端增加税收,那可就难了。



    秦扶清双手向心,陷入思考,他把这道策论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明盐铁官营历代以来存在的合理性,第二部分,要讲明盐铁官营带来的弊端,发展那么久,再好的政策都会变得冗杂,总要由后人再来改革改革,才能让好政策焕发新机,第三部分,提出除盐铁官营以外能增加国库收入的操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