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123章 晋文公设置三行(2/4)

第123章 晋文公设置三行(2/4)

是正规军的后备役部队,这个后备役部队不配战车。



    在军队以战车为计量单位的春秋时期,没有战车哪能叫正规部队?



    既然不是正规部队,那就不算违反规定。



    妙哇,晋文公拍案叫绝。



    于是,自晋文公设中、上、下三军后,晋国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军制改革,借着兵源充足,新设立了中行、上行、下行共三军。



    行,指的是步兵。



    其实晋国很早就设置过左行和右行,但当时那只是专门用于保卫国君的步兵,而且规模小得很。



    而现在的三行,名义上是从属于三军的后备军,其实完全是三个步兵兵团。



    而且,这三行,每行只设一将而不设佐,不像晋国三军那样有帅佐。



    三行将的地位也相对较低,都只是晋国大夫而不能进晋国的卿级班子。



    先轸设立三行的目的,一是扩充军队以满足晋国维持霸业的超强军力需要,二是有效解决战车机动性不足的问题。



    在先轸看来,今后的晋国要扩充地盘,将会不断与晋国周边戎狄武装作战,那这三行就可以成为主力。



    但晋文公考虑得不单单是军事层面的东西,这位春秋霸主设置三行的目的很多:



    一是要给那些在城濮之战中获得战功的将军们封赏,而将军们最需要的就是带兵统军。



    二是晋国地理位置特殊,周边还有许多白狄等游牧民族存在,这些游牧民族时时要来侵扰晋国。



    晋文公需要边境有常备武装,而新设置的三行军就可以发挥这个作用:



    作为晋国常备军以防御边境以外的戎狄武装!



    三是平衡晋国内部贵族势力。



    首任三行主将都是晋国传统贵族,但相比三军帅佐影响力较小。



    现在有了军权,那影响力大大增强,成为制衡以三军帅佐为基本力量的晋国卿级班子力量,这对于晋国国君强化君权是有利的。



    四是培养高级后备干部所需,当三军帅佐出现空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