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136章 晋贤臣司空胥臣(上)(2/4)

第136章 晋贤臣司空胥臣(上)(2/4)

中国胥姓鼻祖,其父亲为晋国大夫胥柯,爷爷为晋国大夫胥懿。



    但晋国的这支胥氏从何而来,实在无从考证。



    有人说是源于远古的炎帝部落赫胥氏族,也有人说是源于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氏。



    笔者更相信晋国的胥氏源于姬姓,姬姓王族中可能有一个人叫姬胥,或者曾经有一个叫胥的封邑,反正到了晋国便成了晋国大夫。



    史载,胥臣是中国春秋时代晋国政治家、教育家,晋国司空。



    晋文公即位后,因胥臣劳苦功高,将臼城,即今天的山西运城封给胥臣,所以又称臼季。



    因他曾任晋国的司空,所以,也有人叫他司空季子。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比三公的地位稍低点,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也就是说,自西周以来,司空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个官职,主要职责是替周天子掌管工程建设事务。



    春秋战国时各国基本设置了司空一职,主要用以掌管工程。



    后来,宋国的国君宋武公因为自己的本名叫司空,于是为了避袆,将司空改名为“司城”。



    汉代时,司空的职责与御史大夫的职责常搞到一起。



    司空一职的权力非常大,《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的原注说:



    “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



    到了西汉,汉成帝干脆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这个大司空已基本不再是掌管工程建设了。



    到了汉哀帝,又恢复御史大夫之名,然后折腾了一番又复为大司空。



    到了东汉,光武帝再设司空。汉献帝时又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



    隋唐的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虚衔了,往往是在某个重要官职后加个虚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