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郤缺谏劝以九歌(5/6)
>
此外还有卫国。卫国前些年与我们晋国结了些怨仇,这是先君文公、襄公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曾出兵讨伐卫国,侵占了卫国的匡邑和戚邑,但卫国是很想我们晋国搞好关系的。
所以,下官认为,不如将这些土地都归还给卫国,这样卫国便对会我们死心塌地。”
赵盾连连点头,他又想到了郑国,曾经郑国跟着楚国混,城濮大战晋国大胜楚国后,晋国教训了郑国,将郑国自申地至虎牢的土地都侵占了。
郑国现在是绝对的亲晋,国君郑穆公还是由晋文公亲自扶持当上郑国国君的。
如果把郑国的这块地盘还给郑国,那郑国还不对晋国死心塌地?
赵盾笑着对郤缺道:“大夫所言,本帅是胜读十年书哇。对了,刚才大夫提到劝之以九歌,请大夫不吝赐教,何为九歌?”
郤缺恭恭敬敬答道:“古人所谓的九歌,意思就是九种功德应该以歌颂之,这便是九歌。
九种功德,即三事六府之功。
三事,指德行正、善祭祀、富民生;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
这三事和六府,无论三事哪一事做到了,或者六府哪一府顺利了,都是值得歌颂的,这便是德和礼。
这也就是下官建议元帅注重德礼,多做让天下诸侯和晋国国人民众歌颂您的事。”
赵盾听后万分感慨,难怪前六卿之一的胥臣在先君襄公面前强力推荐,这位郤缺果然是位大才啊。这样的人,当然得委以重用!
现在,手头上可以让诸侯歌颂的德礼不是现成摆在那里吗?
于是,赵盾命令,派大夫解扬出使卫国,将原属于卫国的匡邑和戚邑还给卫国。
然后再出使郑国,将原属于郑国的自申邑至虎牢一片土地还给郑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无偿的、立即的、全部的还给他们!
卫、郑两国哪里想到这等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