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伯宗说鞭长莫及(3/4)
您多结交贤能的大夫,万一出现危机,至少您可以让儿子州犁得以保全吧。”
州犁,即伯州犁,伯宗的儿子。
伯宗见夫人仍旧这么说他,很不高兴,但也对夫人嘱他多结交贤能大夫上了心。
后来,伯宗被人陷害而死,但他的家人因为有晋国贤大臣保护故得以幸免。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讲。
因为伯宗登上春秋舞台,所以讲了讲他的故事,其实,讲的主要还是表现伯宗夫人之见识。
后来,西汉大儒刘向把伯宗夫人列为烈女传里的一位代表人物。
现在,围绕着到底要救宋国还是不救宋国,这位宋国公族后裔伯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伯宗一开始便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什么意思呢?
就是马鞭虽长,但只会打到马头或者马屁股上,马的肚腹那里是够不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天最近是在眷顾楚国,而不是我们晋国。我们虽然也很强大,但还是不要违了天意,不要与楚国发生战争了。
这就是成语“鞭长莫及”的典故。
晋国主战派马上反对:如果不救宋国,那我们晋国将失去宋国,而且从此见死不救的名声将一直套在晋国的头上。
伯宗笑了笑,用他那文皱皱的语调道:“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贪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
这又是什么意思?
伯宗对大家说,是屈是张要心里有数。江河湖泊能容纳污浊之物,山林草莽能隐藏蛇蝎障气,上好的美玉也有瑕疵,国君应该会忍受羞辱,这些也都是合乎天道的。
我们还是再等等看吧,与楚国开战,不是这个时候,需要时机啊。
伯宗同志又给我们发明了几个成语:藏污纳垢、瑾瑜匿瑕。
其中,瑾瑜匿瑕后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也有瑕疵,但往往看不到,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