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居然为杞国筑城(2/3)
世界和平梦!
世界和平了,赵武这位以武为名却内心厌恶武力的晋国中军将,真正开始了他最擅长的文治执政!
他的首秀,居然是在郑国。
公元前546年,赵武率领代表团自宋国回晋国。途经郑国,郑国国君郑简公隆重招待了这位受人尊敬的晋国中军将所率的晋国客人。
当时,郑国掌控朝政的七位郑穆公后代,即后世所称的郑国七穆悉数参加了欢迎仪式,这七位即子展、良霄、子西、子产、游吉、印段、子石。
欢迎宴会非常隆重,宾主双方在热情祥和的氛围中尽情听着合乎礼仪的音乐,喝着上好的郑国美酒,看着漂亮的郑国舞蹈。
赵武胸中大志得以实现,非常快乐,当场提议大家以诗助兴。
需要说明的是,在那个时候,所谓的以诗助兴可不像现在的文人墨客可以当场作诗一首。
诗不能乱作,所有的诗都要合乎礼仪,都来自于《诗经》,并且都要和拍吟唱。
郑国公卿大夫们都很欣赏晋国中军将赵武,大家纷纷引用《诗经》中的好句来赞扬赵武。
赵武全程表现出了彬彬有礼、谦恭低调的形象,给郑国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郑国人相信,晋国在赵武的执政下,一定会蒸蒸日上。从此,郑国年年朝贡晋国。当然,根据弭兵会盟盟约,郑国也年年朝贡楚国。
不但是郑国年年朝贡这两个超级大国,其余的各国也都谨遵盟约精神。
各国都很高兴,虽然朝贡这两个超级大国使各国承担了不少的贡赋。但相比起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这点损失大家还是吃得消的。
公元前545年夏天,齐景公、陈哀公、蔡景公以及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国国君都前往晋国,这又是难得的一场盛会。
必须说明的是,这些诸侯国中,齐、陈、蔡等三国是参加了弭兵会盟的,但齐国是不需要向晋国朝贡的。而北燕、杞国、胡国、沈国、白狄等诸侯或部落联盟并未参加弭兵会盟。
齐国之所以主动朝见晋国,那是齐国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