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心有余而力不足(4/4)
现在是公子熊围担任令尹,这个人率性而为,野蛮强横,据说他在迎娶郑女时,居然带了三千甲士赴郑国迎亲。
郑国人哪里肯让这么一支军队进城?事情闹大了,幸亏楚国大夫伍举想出了弓袋倒背的主意,总算将郑女迎了回去。
这个熊围可是一个不讲信义的人,元帅务必防备。如果这次再让楚国人占了我们晋国上风,那真是耻辱。
祈午对您是很尊敬的,元帅您辅佐国君七年来,两合诸侯,三合大夫,齐国、狄人都归服,安定中原诸侯,与秦国和好,帮助杞国修城,军队不疲弊,国家不疲乏,百姓无诽谤,诸侯无怨言,天不降大灾。
这是我们晋国托元帅您的福,现在您有了好名声,要珍惜这个名声,不能到最后留下遗憾甚至耻辱。
您认为这一次由我们晋国来主盟固然是好事,但我还是担心楚国人不守信用。”
赵武听后很感动,对祈午说:“老夫受教了。不过,当时在宋国结盟,楚国有害人之心,我们晋国有爱人之心,所以他们束甲主盟,表面上看这是楚国强压了我们晋国一头,但从长远来看则是我们晋国向诸侯展示了我们的信义。
到现在,老夫还是这份爱人之心,不怕楚国人不守信用。
信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根本礼仪,我们不能丧失。有时,貌似是因为坚守信义而吃点眼前亏,但长远来看一定是对的。
这就如同农夫,只要他勤于除草培土耕作,哪怕有时会遇上灾荒,但天道酬勤,最终必然获得丰收。不怕因守信义而吃亏,就怕是做不到坚守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