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列国诸侯起反心(3/4)
大家满意吧。
这次伐沈行动的结果是让齐景公下定了决心,只要机会合适,那咱大齐国就第一个出来跟你晋国叫板。
郑国呢?郑国执政大夫游吉已经去世了,这位亲晋派执政大夫一去世,郑国国内对晋国长期积累的怨气便要爆发了。
令齐国人不敢相信的是,后来,就是这个郑国,率先起来反晋。
让郑国起来反晋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这次诸侯盟会,郑国人认为受到了晋国的侮辱。
原来,这次盟会,范鞅看中了郑国的羽旄。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装饰旌旗、旄节等的五彩羽毛,非常珍贵。
郑国的羽旄,是受赐于天子,对郑国来讲,那是国宝,往往用于大型隆重的庆典活动或者将士出征誓师活动。而且,手执羽旄旗帜的人,是相当有地位的卿大夫甚至国君、世子、统帅本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晋国中军将范鞅来借,不得不借。再说,人家明确说了这是借,用后肯定会还的。
结果,范鞅把郑国人视为国宝的羽旄装饰在旗杆上后,就让一个贱民级别的人手持旗帜进入会场。
这下把郑国人惹火了,这明摆着就是不尊重郑国,是对郑国的不礼之举!你说,郑国还会对你晋国死心塌地吗?
然后是卫国,这次召陵会盟前,卫国人听说十八国盟誓排名的初步名单中,居然把他们卫国排到了蔡国之后。
这下卫国人不高兴了,两国虽然都是侯爵,但一直以来,中原诸侯排名,都是卫国排在蔡国之前。
收了贿赂的范鞅却为了突出蔡国,就把卫国的地位给降了一个名次,这对卫国这样讲传统礼义的诸侯来讲,是一件天大的事。今天被排到蔡国后面,那以后便永远要排到后面了。
幸亏卫国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派出了学识最为渊博的大夫祝佗及时交涉,总算为自己争回了荣誉。但晋国对卫国如此不尊重,令卫国人大失所望。
还有鲁国。因为鲁国国君鲁定公新立,根据周礼,晋国应该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