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阳虎受赵鞅重用(1/3)
这次阳虎逃到了晋国,直接找到了赵鞅。
此时的赵鞅急需人才,对鲁国这位大牛人,赵鞅当然知道他的能耐,当时便录用了。
鲁国本就铁着心跟着晋国的,但齐国抓了阳虎,晋国却收留了阳虎,鲁国三桓终于对晋国失望了。
赵鞅为何要收留阳虎?
其实,是不是阳虎无所谓,只要是可用之材,赵鞅都是需要的。
赵鞅很清楚,目前的晋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晋国了。经范鞅治理过的晋国,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
赵鞅已经决定家族优先了,要治理好家业,首先便是人才。
如果说,自己的爷爷赵武当时主张客大夫制是为晋国公室收集各国人才,那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考虑要为自己赵氏家族收寻各类人才了。
这位来自鲁国的阳虎,显然就是牛气冲天的人才。
阳虎,姬姓阳氏,名虎,原为鲁国公族。由于家道中落,到阳虎时已经沦落为一个孟氏家族一介普通士人,最后委身于季氏家族,成为季氏家臣。
在季氏家族,阳虎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做到了季氏家宰,成了季氏家族的大管家。
阳虎因其管理才能出众,深得季氏宗主季孙意如器重。作为鲁国执政上卿,季孙意如独断专权,鲁昭公忍无可忍,终于下决心清除季氏家族。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实在受不了三桓专权,联合了藏氏家族和郈氏家族欲驱除季氏家族,就此爆发了鲁国历史上最激烈的一场权力斗争。
季孙意如靠着对内团结三桓、对外贿赂晋国六卿,使可怜的鲁昭公最终失败,被迫长期滞留国外,最后老死国外。
季孙意如虽然未夺取君位,但摄政理政,成了实际上的鲁国掌权者。
在与鲁昭公的斗争中,阳虎作为季孙意如的家臣,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多次率军击败鲁昭公、藏氏家族和郈氏家族的军队,迫使鲁昭公兵败流亡。
季孙意如全面掌控鲁国权力后,破格提拔阳虎为执政大夫,将具体国政事务交付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