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伏是指脉象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至伏而不现。
伏脉主邪闭、厥证、痛极。
当邪气闭阻,气血不得宣通,或突然发生晕厥、剧痛等情况,气血运行受阻,脉象就可能表现为伏脉。
结合之前的种种情况,方言开始快速的分析起来:
患者面色晦暗,行动僵硬如缚,双手下垂紫红这是久瘀不散。
舌苔淡白腻是寒湿夹痰浊。
颈背肿胀有肿块是痰瘀结聚。
语言断续,偶发意识障碍为清阳不升,痰蒙心窍。
除此以外还有,畏冷、纳呆、背如压石,可以归为阳虚湿困。
至于左半身麻木,右眼雾视则是痰瘀闭阻经络,会突发意识丧失是痰瘀上蒙清窍。
脉沉细伏沉主里,细为气血虚,伏乃邪闭深重,颈背触诊僵硬如板寒湿凝滞太阳经。
头部是众多阳气汇聚的地方,背部是督脉阳气汇聚之处,人体上部阳位的阳气不通畅,所以头痛得就像要裂开一样,背部沉重如同被石头压着而且还怕冷;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阳气不能正常运行,血脉就会痹阻不通,所以会出现四肢麻木、腿部发软的症状;阳气不能正常宣发,那么肌肤的腠理就会闭塞不通,气血就会瘀滞不畅,因而会出现腰部以上肿胀的情况。
综合脉象和症状来分析,这个病症是由于严重感受了寒湿之邪,人体的阳气被阴寒之邪所遏制,脉络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顺畅所导致的。
治疗不能一步到位,应该分层次三步递进。
先通太阳,次破脑络,终填髓海。
急则开太阳,温通破寒凝,解决颈背僵痛、双手紫红。
缓则搜脑络,用朱老的虫药方,破顽瘀,针对蛛网膜粘连、视力障碍。
终则补肝肾,填精荣脑髓,修复神经损伤,防复发。
想好过后,方言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魏庚走了上来,再次问道:
“不知道方大夫有没有头绪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实不相瞒,这个病从1972年到现在,已经快六年时间了,拖到现在是“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