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山水行记> 第84章 宵禁明月夜(1/4)

第84章 宵禁明月夜(1/4)

    晚饭前,高桂英特意让慧梅多炒了几个菜,好让高一功吃饱,安心地执行夜探点花苑的任务。



    临出发前,高桂英让高一功换上了夜行衣,并给他画了一张点花苑的地图,详细地标注了温侨所在的无忧洞,并提醒高一功道,小心宵禁的巡夜人。



    明代是严格执行宵禁制度的,除了像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或者上元节这种大型节日可以解除宵禁外,其他的日子,官府要求百姓从一更三点到五更三点务必在家,不要出巷,否则笞刑四十。



    如果是在京城,笞刑五十,更加严格。



    夜有五更。



    黄昏曰甲夜,戌时,相当于今天二十四小时制的十九点到二十一点,是为一更天。



    人定曰乙夜,亥时,相当于今天二十四小时制的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是为二更天。



    夜半曰丙夜,子时,相当于今天二十四小时制的二十三点到一点,是为三更天。



    鸡鸣曰丁夜,丑时,相当于今天二十四小时制的一点到三点,是为四更天。



    平旦曰戊夜,寅时,相当于今天二十四小时制的三点到五点,是为五更天。



    每个城中,都有钟鼓楼,只要一到将近宵禁之时,鼓楼的鼓声就“咚咚”响起。这时,大街小巷的行人就要在鼓声不绝之前回到家中。如果鼓声停了,行人还在路上,被巡夜人发现,那么就是违反了宵禁。



    等过了五更天,钟楼的钟声敲响,表示全城百姓宵禁结束,白天开始。



    这就是常说的,晨钟暮鼓。



    为什么要实行宵禁制度?



    第一,防火。古代没有电灯,一入夜就要点油灯,为了保证失火后能够迅速响应,必须宵禁。



    第二,防盗。古代多是平房,很少有二层以上的高楼,所以很容易失窃。为了在失窃后官府能够快速抓捕逃犯,必须宵禁。



    晚上除了官府的巡夜人和报更的更夫外,只要有其他人出现在街面上,便是违反了宵禁。



    宵禁后,虽然不能随意在街面上走动,但是也不必立刻就去睡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