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山水行记> 第384章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1/3)

第384章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1/3)

    胖头孙和刘百禽掉下来,并不是像他们形容得那样,因为地开了。准确点说,是由于秦始皇陵机关开合,让二人不小心从一个窟窿里滑了下去。



    窟窿,几个井口大小,当时两人正雪仗打得兴起,纠缠在了一块,所以,二人同时掉进了一个窟窿里。



    窟窿里是螺纹状,一圈一圈,缓缓至下,像是盘山道,直通苑囿遗址。



    这是当年工匠修建秦始皇陵的一大发明,定期开合,既可以给地下换气,保证地下咸阳城的长明灯不灭,又可以防止洛阳铲,令其无法探土。



    当然了,此窟窿主要还是用于换气,但人工成本实在巨大,所以只在苑囿遗址上打了几处。



    苑囿,是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玩乐的园林,没有空气流通怎么行?



    秦始皇陵空气虽然流通了,但毕竟植物的生长繁殖也要靠阳光等其他条件,所以苑囿遗址,即使有空气贯通,里边的植被也还是都死掉了。



    胖头孙嘴里说的花园,指的就是苑囿遗址。



    植物死得快,可动物是活物,适应能力强,那黑白二猫,就是苑囿遗址里,活下来的动物后代。



    但为什么那么大?或是跟陨石有关。



    秦代是有猫的。



    有人认为,猫是在汉末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受到人们喜爱的。



    其实错了。



    西汉的《礼记?郊特牲》中就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的记载。



    再早一点,《吕氏春秋》中提到过“狸处堂而众鼠散”。狸,在古时常被用来指代野猫或已驯化的猫科动物。



    最早记载猫的历史文献,则出自于《诗经·大雅·韩奕》中,里边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我们看这八个字,有熊有罴,有猫有虎,里边可有颇多讲究。



    罴,是熊的一种,也是熊里面体型最大的。根据古人炼字的讲究程度,我们可以推断后半句,古人把虎归为了猫一类。



    所以,有猫有虎,这里的猫,应该泛指的是猫科动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