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2/3)
,首先是一尊庄严伟岸的交脚佛像,稳坐在中心塔柱正面的圆券龛下,面朝东方。
前室南北两壁,绘有四铺表现释迦本生、佛传故事的壁画。上部的阙形龛、列龛里塑有犍陀罗风格的禅修佛像。环绕窟内四壁,到处都绘满了排列整齐、榜题名号的千佛画像。
法相庄严。
后室窟顶绘有平棋藻井,两旁绘制了三十四位天人菩萨,每人手中都持有一支曼妙的植株。天宫伎乐、地神、说法图、白衣佛则穿插其间。
此窟内,算上人间佛搂抱的比丘尼,正好有三十四位,正在听法。
“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静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人间佛一边玩弄着搂抱的比丘尼,一边从他的白色无脸面具之后,说着佛法。
三十四位比丘尼,听得如痴如醉。
“这么说来,这敦煌窟内虽然色彩嫣然,但都不是真佛喽?”座下一比丘尼发问道。
人间佛点了点头,一指壁画:“不过这《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倒是有可取之处。要想成佛,必须要学会舍身。你们,每晚只须跟我到后室双修,成佛之路就不远了。”
“那我今日可成佛否?”人间佛怀中的比丘尼问道。
“得看机缘。”人间佛道,“今日能否成佛,还得看你一会儿的表现。”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讲的是释迦牟尼前世的故事,因而被称为佛本生故事。
故事中,讲述了一位名叫萨埵的王子,牺牲生命拯救了一群饥饿濒死的老虎,以慈悲积累了后世成佛的因缘。
这个故事在《金光明经·舍身品第十七》有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发愿救虎、刺颈跳崖、虎食萨埵、亲人悲悼、起塔供养,这五部分,是《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核心。如果想跟我成佛,除了双修,还要付出生命。”人间说完此话,窟内的烛火晃了三晃,“你们可否愿意?”
座下众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