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江南的寒门子弟,姓陈,祖上是曾经赫赫有名的江左名门颍川陈氏。
因着皇朝更迭,沦为权利的牺牲品。
百年前就已经败落,直到最近两代,才又有了复兴的迹象。
这位陈氏子并没有沉迷于祖上的旧日荣光,非常懂得“时移世易”的道理。
他是东山书院的学生,又在王姮进京后,也跟着考入了骊山书院。
楼彧、王姮都曾经教授过他学业,他算是这对夫妻的半个学生。
楼彧对他也颇为看重,曾经提出可以举荐他入仕,却被婉拒。
不是陈氏子故作清高、不知好歹,而是他想考科举。
就在去年的春闱,陈氏子作为骊山书院举荐的学生,一举考中进士科,并顺利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得了个从八品的小官儿。
官职不高,却是“正统”出身,妥妥的天子门生,还有楼彧、王姮暗中保驾护航。
他的仕途必定一帆风顺。
陈氏子“再接再厉”,没有满足于半个弟子的身份,他求娶了王姮的伴读。
许是真的姻缘天定,郑十六也对陈氏子颇有好感。
咳咳,到底是曾经的望族,家族基因有着几百年的严选,陈氏子容貌极好。
虽比不得楼彧、萧无疾,却也是俊美如玉、气质不俗。
一对少男少女,郎有情妾有意,又有利益的结合,他们的婚事水到渠成。
两人成婚已经半年有余,小夫妻人前人后,恩爱甜蜜,简直羡煞旁人。
郑十三抵达国公府,坐在马车上,还没有下车的时候,透过车窗,正好看到郑十三与夫君你侬我侬的模样,禁不住有些感慨:“十六娘是个通透的人。”
没有攀高枝,而是选了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两人身份相当,年龄相近,还有同在一所书院求学的经历。
虽然一个是男校,一个是女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