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十年之约(4/12)
此前的刘父丑闻肢解问界控股,侵吞博客网;葛西雄阻止他,要通过黑料的集中爆发,给这部注定要登上世界舞台的大屠杀电影蒙上阴影;邓温迪阻止他,提前为自己入股的华艺扫清最大的障碍,只可惜功亏一篑,败给了那个颜色。纷纷扰扰,总归是走到这一步了。午饭后,青年导演带着小刘出门拜年。目的地不算远,在长岛北岸的牡蛎湾镇。两人下车,远远地看到幽静小道的尽头,一栋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前,林颖已经在等候他了。“小路,怎么来这么快?”林颖笑逐颜开地迎上来:“这位就是伊妃吧,真为你感到骄傲。”她面带激赏地跟小刘拥抱,路宽托她做中人介绍郑士镕,自然把内情大概讲了些,林颖在电话里就止不住地感慨。刘伊妃也是笑靥如花:“谢谢林姐。”“走吧,郑老先生一直在等你。”林颖边走边解释:“老先生快90岁了,每天也就午餐后有些精神,能跟你们多讲两句。”“事情的大概我已经同他大儿子讲了,应当没什么问题。”“对了,他还看过你的《返老还童》呢,看了不止一遍,据说那段空战看得泪如雨下。”郑士镕生于1916年,七七之后流亡山城,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进入山城的《大公报》工作。他曾担任过原国党高官陈仪秘书,后者后世毁誉参半,既是228事件的刽子手,又因策动汤恩伯反“常”被追认为爱国人士。这一次来,主要是因为郑士镕曾在《纽约时报》创业十三年时间,还协助过中新社在北美立足,是一位有情怀的老传媒人。通过他在纽约华人圈、北美华人圈以及媒体中的影响力,和迪士尼的媒体力量一起,尽量将刘伊妃此次事件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弭。至于对《返老还童》中的空战看得泪眼婆娑,路老板也是心下了然,这位是从七七事变就开始感受时代磨难的。经历的求学问道、案牍战事无数,从大陆到湾省到北美,此生多少蹉跎岁月,对那段历史定然感触颇深。女设计师顿了顿,略有些迟疑道:“就是有一点啊,郑先生现在眼睛昏花,有些看不清人,可能有时候意识会稍有模糊。”九十多了,能不意识模糊嘛。路老板点点头,冲刘伊妃道:“小刘,待会儿进去乖巧些,这是一位有情怀的爱国华人。”刘伊妃点头:“嗯,知道了。”“林姐,这院子是你设计的吗?”“对,几年前翻新过一次。”林颖给他们略作讲解。“青瓦铺地,屋顶是歇山顶和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