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杜甫的兵车行(2/3)
挂上去!”永乐皇帝看着杨士奇叹了一口气,抬头用眼神示意一旁的朱瞻基,去把太子朱高炽送来的东西读给大家听。朱瞻基也是聪慧敏锐的很,朝永乐皇帝点了点头,直接一把接过了杨士奇手里的画卷,转身直接就挂在了营帐门口。画卷展开,里面竟然是一副字,书写的很是工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不得不承认,朱瞻基把杜甫的这一手兵车行读的声情并茂,就连一向倔强的永乐皇帝,此刻也是听的一脸的哀愁。不过,太子的这一副字,却是让汉王爷和赵王爷一脸不屑的笑容,这一仗,必须打!但很快,永乐皇帝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他,永乐皇帝,要把和平给儿孙发下来!要灭绝倭寇,绝不能让草原倭寇祸害汉家江山!也绝对不能将问题留给后人解决!只见永乐皇帝低着头,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脸回忆的开口了。“我年轻的时候,跟着徐达大将军北征,整个江淮之地,本是鱼米之乡,但却几百里毫无人烟!比人还高的荒草都长到了百姓的炕上!那些蛮夷圈地做马场!把百姓埋在地里做肥料!那草长得真好呀!……”永乐咬牙切齿的回忆着过往的经历,这话让现场的众人无不动容,就连朱瞻壑也是一时间呆住了,他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只要敌人还在,我们要死在马背上!……这一仗,就是你们都不去,我老头子匹马单刀也绝不让那些人跨过长城一步!老头子,我自己去!”永乐皇帝的这一番话,这一个转折,可以说是把众多武官们的热血都调动了起来,瞬间热血沸腾!“愿随皇上血战到底!”汉王爷带头,赵王爷和一众将领们纷纷开口附和,当然,也包括朱瞻壑。听了这话的永乐皇帝明显是满心的欢喜,只见他来到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