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简化字必须推行!圣人做得,咱就也能做得(5/10)
有着天差地别。”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咱看区别很大,如今所用的文字,还是不行,太复杂了。
有人说繁体字有三多五难:三多是说汉字,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
五难,则是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
这个看法,咱整体上是比较认同的。
繁体字确实是有很多的毛病,诸多的缺点。
既如此,为什么就不能进行一定的简化?
简化字又有什么不好?
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掉汉字所存在的这些问题。
且今后不论是书写,亦或者是进行雕版印刷时,都能够提高速度,减少工作量。
两位宋先生都是圣人门徒,学习儒家经典。
儒家门人大多都致力于,儒家学问的传播,让儒家学问发扬光大。
可是繁体字所存在的这些缺陷,也确实是很大的,提高了学习的门槛。
若是能够推行简化字,那么在接下来,必然能够大大降低学问传播的门槛。
让更多的人接触学问,学习学问,并掌握学问。
更好地的仰慕,理解并遵循圣人之道。
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这些岂不是煌煌正道,岂不符合圣人之言?
和字的简化这些细枝末节比起来,这个才是最为根本的大义。
岂能因噎废食,岂能因这些细枝末节,便否定全局。
守住所谓的小义,却将事关根本的大义给放弃。
这岂不是因小失大,岂不是本末倒置?
两位宋先生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咱说的对不对?”
朱元璋开始向两人,举起传播儒家学问的这杆大旗了。
只不过,他此时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减少一些推行简化字的阻力而已。
在如今的这种环境之下,想要推行简化字,不披上一些儒家的外衣,是不太好完成的。
毕竟这众多的读书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信奉儒家的。
这等事,不披上这么一层外衣不好办。
就像是历朝历代的众多文人们,所干的事情是一样的。
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