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信任是一切的基础(4/7)
的战争已经打完了,可郭开却带着大军在赵燕边境以演习的名义停留,这不好。
虽然只有五万、现在经过战斗之后,恐怕只有四万了。
但四万大军在外,后勤需要的粮草和民夫却远比四万之数要高,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
既然仗打完了,那还留那干嘛呢?
现在又到了冬天,以燕国那菜鸡水平,他们还敢在冬天来找打不成?
郭开对燕国的防备之举,在这帮大臣眼中,完全就是没必要的。
如果不是因为相国派的官员在朝堂中站稳了脚跟,否则这帮人恐怕就不止是劝赵偃下撤军的令,而是直接控告郭开有不臣之心了。
可郭开忠不忠,他赵偃还能不知道呢?
秦国改革了两年,他也想学了两年。
老臣都死光了,李牧也被逼走了,现在仅剩下郭开这一个玩伴加好友,能救国啊……
“尔等不必再说了!”
赵偃这次异常的坚定,他不希望哪天郭开也被这帮传统贵族官员逼得消失,那他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燕国之野心,天下有目共睹!赵齐之事开始之时,他们就对赵国不怀好意,现在正是赵国刚打完一场战争的虚弱之际,怎能不防着他们?难道你们希望那燕王真踩着赵国的颜面崛起吗?”
这番话听上去很有道理。
但任何道理,都得顾及现实啊!
秦国是和赵国有三年和约,但如今两年已过。
先是和秦国一起北上打匈奴,确实获利颇丰,去年又和魏国打了一架,拿了三座城;然后又和四国联军打了一架,虽然是赢的却毫无所获。
今年又和齐国打了一架,眼看着今年快过完了,难道又要和燕国打一架?
秦国眼看着越来越好,我赵国却年年打架?
那这和约签了跟没签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赵偃说:“与秦国交战,赵国败多胜少,然而近两年你们看看,赵国可败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