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清妖>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们都不傻(2/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们都不傻(2/4)

对标小学生,过府试则对标初中生,过了院试成了秀才自然就是高中生了。大体是没错的,因为叫童生试嘛。光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也就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转变过程。为啥高中生就能享受免税、见官不跪等种种优待?说白了,识字率低呗。前世建国那会,初中生当乡长的一抓一大把。至于乡试考上举人算是进入大专院校,含金量比起童生试超出若干。考上会试算是专升本,进入殿试大概就算是九八五和二一一了。那么,赵安这个赐同进士出身理论上应该就是够二一一分数线,不过就读的学校排名垫底,专业也服从调剂那种。没的选。那同进士出身的好处是什么呢?最大的好处就是赵安以后是正途官,升职调迁都按正途办理,不再受到捐监异途学历限制。理论上,当中堂都没问题。因为文凭实打实摆在那。所谓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三甲同进士出身是无法直接分配到翰林院,但你要是会做官,表现优秀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提拔到翰林院镀个金。有了翰林院经历,提拔起来就方便多了。一些因为学历限制而无法任职的岗位也能彻底敞开怀抱等着赵安。如礼部、吏部的尚书、侍郎规定必须进士出身才能担任,乡会试考官、各省学政也必须是进士出身。之前赵安是捐监出身根本不可能担任这些高大上的职务,现在不同了,只要他肯努力都能有机会。此外好处就是进士出身的官员升迁速度较举人、监生要快。举人出身的官员花十年才能升任的官职,进士出身的四五年就可以,甚至还能再快。就是花钱买官都不用跟监生、举人那样排长队,直接就排在前面,如果钱足够的话那就是买定离手。当然,三甲的碰到一二甲的还是要退避三舍的。具体视具体情况。眼面前的好处就是赵安这个同进士出身的府学教授可以跟省学台大人称兄道弟,因为大清就这么一个同进士教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举人和举人天然亲近,进士跟进士自然瞧着也顺眼。哪怕赵安这个同进士水份太大,进士团体也得承认他、接纳他,不然就是不给老太爷面子。都是进士出身,相互之间肯定要多多照顾。赵安从前一直想买个河道、漕运、盐政的实缺正印官,但这些正印官除了资金必须充足外也是有学历限制的。现在好了,搞定资金就行。“还有个好处,不过这个好处你别想了,你小子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